改善體態第一課: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
我們從小就被教育,要站有站相、坐有坐相,要抬頭挺胸、姿勢端正,不過很可惜的,學校裡好像從來沒有「站姿課」、「坐姿課」,教我們怎麼「站」怎麼「坐」才是正確的,雖然長輩都說要抬頭挺胸,可是很奇怪的,有些人只要刻意抬頭挺胸,肚子就先挺出來;有些人則是臀部往上提,可是駝背的樣子還是在。
之所以很多人沒辦法做到「抬頭挺胸」,多半是因為骨盆不正的關係,可能有前傾或後傾的現象所導致的。骨盆是維持人的身體重心的位置,所以與其挺「胸」,還不如說應該挺「骨盆」。
無論你是骨盆前傾或後傾、O型腿或X型腿、內八或外八,站立的時候,如果可以從骨盆的位置讓自己往上提高,你的身型自然會有一個往上擴的姿勢。在挺骨盆的時候,要自己感覺骨盆是位在自己身體的中心,當自己刻意讓骨盆正的時候,骨盆以上的腰椎、胸椎和頸椎就必須找到自己可以平衡的位置,如果再做一點微調,讓肚子捲進來,下巴收一點,手臂往外轉一點,胸口自然會擴開來,人看起來也會很挺。
試試看用挺骨盆的方式站立,其實不用花很久的時間就可以改善你的體態。我們的骨盆是人體的重心位置,所以站立的時候你也許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背夠不夠挺,可是骨盆的受力是一定會用到的。有些人喜歡站的時候傾向某一邊站,也是讓骨盆「休息」一下的做法。所以,要時時注意抬頭挺胸可能很難,但是「挺骨盆」站立的方法就沒那麼難了!好的站姿,可以讓身體各個關節的受力比較平均,不會特別彎曲、讓某些特定的關節承擔大部分的重量,所以體態好,不是只為了美觀而已,對於健康也是非常的重要。而且當胸口比較開闊的時候,呼吸也會順暢,身體得到足夠的氧氣,精神、注意力都會比較好,所以好的體態真的很重要!挺骨盆的方式,只要多練習幾次,相信大家的站姿都可以變的很美很健康!!
而好的坐姿,則可以讓身體稍微得到休息,不正確的坐姿,可能會讓腰椎和骨盆承受過大的壓力,造成下半身循環不良、坐骨神經痛等問題。
要「坐有坐相」擁有正確的坐姿,首先有兩個最基本的要素:
第一:盡量不要翹腳。翹腳的姿勢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習慣,坐著的時候沒有將一隻膝蓋重疊在另一隻膝蓋上就會覺得坐立難安,但是翹腳的姿勢,對骨盆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平衡的拉扯,所以要有正確的體態,翹腳的習慣要盡量改掉。如果實在很難改掉這個毛病,至少在翹腳的時候,做到兩邊時常替換,減少骨盆兩側的不平衡。
第二:腳底最好有一個約十公分高的墊子,用來支撐我們的雙腳。經常在電影裡會看到,許多酒吧裡提供客人喝酒的高腳椅,即便沒有椅背,或者椅背只是裝飾的功能,高腳椅的下方,都會有讓腳支撐的地方,或是在吧台的下方,會設計一個橫槓讓人可以把腳放在上面。這樣的設計,是讓人坐的時候比較舒服。雖然高腳椅很不好坐,但是多了這個橫槓,客人就不會因為椅子難坐而只待一下子,可以說是變相的鼓勵消費。在酒吧裡這樣的設計,比有舒適的椅背來的重要,當腳底沒有支撐的時候,人是不平衡的,所以骨盆到腰椎就會不自覺的用力,為了讓身體平衡。而多出來的這些施力方式,會讓人坐一下子就感到吃力,也就是錯誤的坐姿。
這兩個小細節是在坐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的。其他坐姿的重點,就是坐的時候盡量靠椅背,椅背靠近腰椎的地方,如果能放置一個軟墊,填補腰椎到椅背之間的空隙,可以減少一些腰椎的受力。上背部盡量挺直,如果是在辦公桌前,那桌子的高度就相對重要,最好是在胸口的高度,太高或太低都會讓脊椎用更多的力氣來支撐身體的力量。再來就是椅子的高度,如果沒有一個可以放置腳的地方,那椅子的高度最好是在能讓膝蓋呈90度,腳可以輕鬆踏在地上的高度,千萬不要讓腳沒有可以放的地方,那會讓身體一直覺得不平衡而不斷施力。工作的時候,如果是在電腦前面,那鍵盤的高度是需要讓手肘能夠至少有90度以上的彎曲弧度,能加上有扶手的手肘架當然是更好,來夠支撐手肘的力量。手腕要能夠完全靠在桌面上,才不會容易讓手腕過於吃力,這也是為什麼桌子的高度對於脊椎和身體的受力很重要了!
斜坐在椅子上,或是整個人仰躺在沙發上,都是最不好的坐的方式。如果家裡真的已經買了很柔軟的沙發,那至少在看電視的時候,廣告的空閒要站起來坐伸展的動作。如果是軟骨頭系列,或是完全沒有支撐的椅子,那就真的不要再坐了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