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伸展運動的好處】
20140503_Exercise_0093.jpg

伸展運動的好處

伸展運動是為了延伸肌肉長度,增進肌肉彈性與關節活動度所做的運動。伸展運動對於任何運動或復健都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。

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,伸展運動對身體有益處,但真正每天落實執行的人卻不多,尤其是”非運動員”的人。我們一般人的常態,是除非身體有不舒服的狀況,肌肉、關節覺得僵硬、疼痛,而這些症狀通常都由於身體作了異於常態的動作所引起的,也只有在這個時候,大家才會深深體會伸展運動的好處!

人體就像汽車一樣,汽車需要定期進廠保養,人體也需要常常做伸展運動。伸展運動的益處其實很多,如:

◎增加關節活動度

◎增加肌肉彈性

◎促進血液循環

◎改善不良姿勢

◎解除壓力

◎預防肌肉、關節的傷害,縮短受傷後恢復的時間

◎延伸肌肉,增加肌耐力,並可加強身體的協調能力

如果我們很少做伸展運動,便會有以下的不良影響:

◎運動傷害的發生率提高

◎活動度降低

◎血液循環降低

◎肌肉的協調配合度變弱

◎活動速度降低

◎肌肉的力量也減弱

而針對每個人的活動量,其所需的伸展運動也不同:

◎運動員

對運動員來說,伸展運動極其重要,有很多運動,如:足球,體操,舉重等,都是很劇烈的運動,對肌肉跟關節產生了很大的壓力。唯有正確的伸展運動,才可以避免在做運動的同時,造成肌肉的撕裂傷與勞損。

◎非運動員

比較少運動或完全不運動的人比較容易受傷,因為他們的肌肉協調能力不好。而伸展運動可以減低發生傷害的可能性,並加快其恢復的速度。

◎ 老年人

對很多老年人來說,由於其肌肉關節比較弱,而且關節活動角度也小,要保持其活動度是件很難達成的事情。伸展運動,可以協助保持肌肉與關節的力度,並提升生活品質。

規律的伸展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,預防傷害,提高恢復能力。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,最重要的就是應盡早開始做伸展運動,以維持其應有的活動度。

何為正確的伸展方法呢?

正確的伸展才可以避面無謂的傷害。伸展的技巧如下:

◎先暖身:走動並活動上肢,或是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運動,並緩和地做該運動五分鐘,如此便可避免拉傷肌肉。

◎每個伸展運動要停留30秒:如果是較緊張的肌肉,可延長停留至60秒。

◎不要彈跳式的伸展:彈跳式的伸展,可能會造成肌肉的小撕裂傷,造成肌肉有疤痕組織的產生,疤痕組織會讓肌肉更緊繃,更沒有彈性,甚至引起更多疼痛。

◎在不感覺疼痛的範圍內做伸展:如果當你伸展時感覺疼痛,那就表示你伸展過頭了。只要在無痛的範圍內伸展即可,然後停留30秒鐘。

◎放輕鬆並自然地呼吸:伸展時,不要屏住呼吸。

◎兩邊都要伸展:記得盡量使兩邊的關節都有相同的活動度。

◎運動前、後都要做伸展:運動前,暖身後,記得要做輕微的伸展;運動過後,要做加強版的伸展運動。

 

雖然伸展運動的好處多多,但是不是所有情況下都適合作伸展的。如果你處於下列情況,就應避免做伸展:

◎急性肌肉扭傷:此時肌肉需要休息,如果在急性期勉強做伸展運動,可能導致更多傷害

◎骨折:骨折處需要時間癒合,如果在骨折周遭關節作伸展運動,可能會拉長復原時間,甚至造成骨頭移位。一定要經過醫生許可,才可以伸展骨折周遭的關節。

◎關節扭傷:當關節扭傷時,原先協助穩定關節的韌帶被迫性地被拉長了,所以應避免在關節扭傷後,就很快地做伸展運動。太早做伸展運動,可能會拉長關節周遭韌帶的癒合時間。

友善列印版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