輔助型足墊,該怎麼選?
現在很多人都有足部不適的問題,所以市面上出現了很多種不同材質、特殊設計、各種價位的鞋墊,標榜能夠有效的改善足部方面的困擾。最普遍看到的,應該是在藥妝店就買得到的矽膠型鞋墊,而在百貨公司的專櫃、醫院裡的醫療器材店裡,也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鞋墊。因為材質和設計的差異,所以光是鞋墊的價錢就可以從幾百塊到上萬的都有,不過在選擇矯正型鞋墊的時候有一些要特別注意的,才不會沒效果又多花冤枉錢。
如果是矽膠型的鞋墊,因為材質較柔軟,所以穿起來好像會有一層軟墊在腳底的感覺,通常他的形狀也比較扁,所以穿這類型的鞋墊跟沒有穿感覺上不太會有很大的不同,如果只是出去幾個小時,吃飯或約會,需要穿一雙平常穿起來比較不舒服的鞋子,在鞋底的地方放一個這個類型的軟墊,倒也無妨,多多少少會讓腳底稍微感覺舒服一點。只是這類型的鞋墊沒有支撐、矯正的效果,所以只能算是暫時的舒緩工具。
另外一種材質不算太硬,有點像是高密度的泡棉,用這樣的材質做的鞋墊,舒適性還蠻高的,加上彈性很豐富,很多做給小朋友穿的鞋墊都是用這樣的材質。可是,這個類型的鞋墊,還是有幾個問題:第一是很厚,所以多半還要搭配廠商賣的鞋子才可以用;第二是足弓的支撐,多半不是按照每個不同小朋友的足型設計的,所以走路外八跟內八的小朋友可能都是穿同一種鞋墊,也因為這樣,有些小朋友穿了效果很好,有些小朋友好像穿了也沒有什麼用。這類型的鞋墊因為材質比較沒有那麼堅硬,所以小朋友比較能夠接受,只是家長在選擇的時候,可能要問清楚鞋墊的功用,才不會白花冤枉錢。
如果是架上分大小尺寸,材質較堅硬的鞋墊,就比較不建議了!因為每個人的足弓高低、步態的呈現、骨盆的位置等,都會影響到受力的分佈。直接穿一雙材質較硬的鞋墊,很可能會影響你的受力分佈,但是這個改變因為沒有考量到你其他影響步態的因素,只單純從腳的「大小」來區分,所以很可能會不適用,甚至帶來二度傷害。
最後一種,是價格比較高,屬於個人客製化的鞋墊。這一類型的鞋墊,是比較能夠改變受力的,因為多半都會是用半硬式的材質,如果設計比較好一點的鞋墊,可以兼具矯正和舒適的用途。對於步態有問題,或是想要改善腿型的人,個人客製化鞋墊會是不錯的選擇。我們可以把矯正型鞋墊想成和跟眼鏡、牙套一樣,是依照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做矯正的功能,所以個人訂製的鞋墊也才能發揮矯正的功效。
一雙好的鞋墊,應該要同時具備舒適和矯正的功能。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矯正步態的觀念,但是步態對一個人健康的影響層面真的很大!願意改變步態的人,除了用正確的方式走路、站立之外,使用一雙好的鞋墊改變腳底受力的方式,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。